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400-883-1112

微信公众账号

资讯中心

“数”看公募2018:弱冠之年 不破不立

发布时间: 2018-12-25
 
  这一年,是养老投资元年,12只养老目标基金获批,已成立的规模接近30亿元;这一年,是基金清盘元年,清盘总数超出过去全部;这一年,短期纯债基金和ETF基金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18年,恰逢公募基金行业发展20周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背景下,在资管新规和各项政策的助推下,跌宕起伏的资本市场迎来巨大变化,公募基金也迎来了银行理财、券商理财、互联网巨头等多行业竞争对手的角逐。

  0

  货基零发行

  从市场的“宠儿”到“难产儿”,“宝宝们”这一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2018年以来,货基发行数量挂零。与此同时,67只传统的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的审批也处于停滞状态,而2017年共发行成立59只货基。发行刹车的原因,主要是受到资管新规和流动性新规的双重夹击。

  严监管之下,基金公司纷纷试水具备浮动净值属性的市值法货币基金。截至12月7日,已有31家基金公司申报了该类产品,但目前审批进度均处于“第一次反馈意见”。

  此外,“T+0”单日赎回上限1万元、余额宝不再一家独大、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3%等亦是货基2018年的标志性变化。

  尽管受到多重限制,货基规模依然高歌猛进。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截至今年10月底,货基规模达到8.26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1.46万亿元。

  1

  短期理财债基昙花一现

  由于去年末“货基冲规模”被叫停,具备“类货基”属性的短期理财债基在上半年走红。今年二季度末,短期理财债基达到规模巅峰7095.92亿元,较年初增长3329.1亿元。

  然而,水满则溢,监管层在7月份向基金公司下发《关于规范理财债券基金业务的通知》。除了提出投资标的80%以上为债券和封闭期应在90天以上等整改细则,还要求短期理财债基规模有序压缩递减,每半年需至少下降20%。

  不止于此,就在基金公司全力冲刺年终大考之际,监管突然宣布,将短期理财债基剔除规模排名资格。

  对此,天相投顾投研总监贾志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样的做法,一是为了引导基金公司不要用短期理财债基去比拼规模,而是应该提高投资管理能力;二是因为短期理财债基和货基一样,采取的摊余成本法和滚动申赎方式,存在流动性风险。”

  2

  短债基金梅开二度

  一直处于市场边缘的短债基金,在2018年迎来了春天。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短债基金凭借低波动率、短久期、高流动性等优势,成为市场新宠。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9日,年内新成立的短债基金多达15只。与此同时,有3只短债基金正在募集中。据证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有7只短债基金已经拿到“准生证”,按照规定,将在获批后的半年内发行。此外,有9只短债基金仍在排队候批。

  2017年末,短债基金的市场存量仅为10只,规模合计78.05亿元。2018年以来,短债基金不仅实现数量翻番,且三季度末规模增至402.85亿元,较年初增长416.14%。

  申报和发行热潮之外,部分基金公司甚至选择将旗下的存量基金转型为短债基金。5只纯债基金和2只混基年内提交的转型短债基金申请,均已获证监会核准。

  3

  三百余位高管和基金经理离职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公募基金这一年又经历了一轮人事洗牌。截至12月19日,年内共有312位高管和基金经理离职,已超2017年全年离职人数。其中,包括20位董事长、22位总经理、54位副总经理、23位督察长以及193位基金经理。

  高管和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有所不同。高管离职的原因主要包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任期届满、职位变动和股东安排、创业或奔私等。比如,出走东证资管、成立睿远基金的陈光明便是创业的典型代表。

  而基金经理离职的原因主要分四种情况:一是“公奔公”;二是“公奔私”;三是业绩不好被迫下课;四是原公司治理出了问题。比如,4月底从汇丰晋信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就加入了8月1日成立的中庚基金,出任首席投资官一职。

  4

  四巨头搅动基金网销市场

  BATJ正在冲击银行“一家独大”的基金代销格局。

  11月29日,百度的全资孙公司——百度百盈取得基金销售牌照。至此,BATJ四巨头均已入局基金网销市场。

  在抢占市场方面,BATJ有着独特优势。一方面,他们基于自身在支付、电商等业务方面的优势,扩大平台流量,提供销售新渠道;另一方面,促进传统基金销售机构互联网化,实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贯通。

  据蚂蚁财富号统计,入驻财富号的机构与同期未入驻机构相比,非货基交易金额增幅前者是后者的21倍,非货基保有量增幅前者是后者的11倍。

  此外,BATJ还将促进基金销售市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依托AI等技术优势,打破了传统的“基金超市”、“货架式销售”模式,实现定制化服务。如蚂蚁财富推出AI智能引擎“如意”,京东行家也表示,为入驻的机构提供精准用户标签,建立用户画像,帮助基金公司把适当的产品推荐给适当的用户。此外,百度也推出“云帆平台”等,发力金融科技,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投顾服务。

  5

  五大行理财子公司齐发

  市场寒冬之下,新的危机感正在向公募基金逼近。

  截至12月21日,已有25家银行宣布成立理财子公司,合计出资高达上千亿元。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先后宣布拟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分别为160亿元、120亿元、100亿元、150亿元、80亿元。其手笔之大,足见分量之重。

  一直以来,公募基金高度依赖银行的代销渠道和委外资金。目前,公募行业规模占比最大的固收产品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委外。同时,大部分公募基金90%以上的销售额来自银行代销渠道。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问世,这一局面或被打破。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后,会尽可能把资源往自己的体系内输送,固收产品必然优先考虑给‘亲儿子’做,即便是银行系基金公司,也难逃亲疏有别的待遇。

  6

  逾六百只基金清盘

  2018年,是中国基金业历史上基金清盘数量最多的一年。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市场上共有612只基金清盘(份额分开计算)。清盘数量超过历年清盘总数。

  造成年内基金清盘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根据流动性新规,不得出现接受某一投资者申购申请后,导致其份额超过基金总份额50%以上的情形,所以部分委外定制基金在机构资金撤离后,规模出现大幅缩水;另一方面,由于今年市场的震荡表现,迫使大量基金业绩不佳,规模大幅缩水,跌至清盘线以下。

  此外,因资管新规要求,保本和短期理财等基金在到期之后需进行清盘,而分级基金则需在规定的过渡期内完成转型或清盘。

  截至目前,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还有647只(份额合并计算),也将成为接下来清盘基金的“主力军”。业内人士分析称,过去两年,基金公司为了冲规模,大部分新基金都会寻求机构资金来使数据变得好看。但因为流动性新规限制,机构力保迷你基金的机会很难出现,导致基金清盘逐渐成为业内常态。

  7

  超七成QDII基金年内亏损

  今年国内外市场整体表现可谓跌宕起伏,前三季度领跑市场的QDII基金却在四季度“掉链子”。其中,短期下跌最为明显的当属主投美股市场的原油类QDII,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短期对国际原油产量过剩的担忧令国际油价震荡下跌。

  整体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可统计的234只QDII基金单位净值在四季度遭遇大幅回调,年内超七成出现亏损,平均涨幅为-6.54%。而就在今年前9个月,QDII基金的平均涨幅曾达到3.04%。目前,在基金业绩前十名榜单中,未出现1只QDII基金,第二名至第十名分别被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占领。高开低走的QDII基金已将年底争夺业绩名次的机会拱手相让。

  记者注意到,年内还保持正收益的QDII基金大多数为被动指数型,跟踪标的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等。

  年底美股市场再度出现震荡下跌,其中,道琼斯和标普500指数年内跌幅均接近5%。中金公司表示,基本面的实际情况可能没有目前市场所预计的情况那么悲观。安信国际认为,美股或能迎来反弹,有利于改善投资情绪。

  8

  八家个人系公募获批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获批再提速。随着11月21日博远基金的正式获批,年内已有12家基金公司获批。在今年新获批的基金公司中,个人系成为主流。具体来看,有8家公司属于个人系,有3家属于券商系,有1家属于私转公。

  今年新成立的个人系公募风格特色鲜明,部分还拥有明星基金经理。比如,睿远基金的陈光明,博远基金的钟鸣远,中庚基金的丘栋荣等。

  截至目前,行业已成立16家个人系公募,分别是泓德基金、汇安基金、鹏扬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恒越基金、合煦智远基金、博道基金、凯石基金、同泰基金、明亚基金、惠升基金、中庚基金、蜂巢基金、淳厚基金、睿远基金、博远基金。该数量已经超过私募系和保险系公募的总和。

  但目前个人系公募规模还普遍处于中等偏小水平。比如,其中规模最大的鹏扬基金,三季度总规模为249.2亿元,且大部分资产规模来自固收类产品。业内人士认为,个人系公募更能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吸引更多投研人才的加入。同时,大多数个人系公募的法人或总经理行业背景深厚,凭借此前名气能够更快被市场所熟知。

  9

  九只养老目标基金成立

  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工具,养老目标基金备受各界关注。而养老目标基金也不负众望,自今年获批到发行再到首只基金成立,仅仅间隔半年时间。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首批获批的14只养老目标基金中,已有9只成立,还有5只处于发行或筹备阶段。已成立的养老目标基金总规模合计近30亿元,有效认购户数合计逾50万户。规模方面,富国鑫旺稳健养老以8.83亿元排在第一;户数方面,鹏华养老2035以11.19万户排在第一。

  按照监管层要求,首批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需采用FOF(基金中基金)形式管理,最短封闭期为1年,最长封闭期为5年,其投资策略主要分为目标日期和目标风险两大类,从基金名称中便可看出区别。

  多家公募表示,养老目标基金致力于帮助投资者解决养老难题,它可以有效带来增量资金,部分解决非专业人士盲目买股票的问题。对收益与风险的平衡有别于其他资产,更加强调本金的安全。据知情人士透露,第二批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共有12只,来自9家基金公司,将接棒首批产品继续发行。

  10

  ETF份额增长超过去十年总和

  在年内市场震荡下跌和估值较低等因素的助推下,ETF(以下均为权益类)火了一年。即便今年基金频现清盘和发行失败,ETF份额却实现爆发性增长,成为年内“网红基”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市场上存续的138只ETF年内份额合计增长788.44亿份,而过去十年ETF份额总增长为684.14亿份。对比可看出,今年ETF份额增长异常凶猛,已经超出过去十年总和逾100亿份。

  具体来看,今年ETF份额的大幅增长主要来自华夏上证50ETF、华安创业板5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南方中证5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这5只ETF。其中,跟踪创业板指数的ETF受到资金大力追捧。截至12月19日,华安创业板50ETF和易方达创业板ETF年内份额分别增长195.52亿份和112.8亿份。

  2018年中报数据显示,流入ETF的前几大席位资金主要来自保险、券商等机构。截至12月19日,中证500市盈率为18倍(历史平均值为42倍),沪深300市盈率为11倍,均处于相对战略性底部区间,市场出现了中长期布局的投资价值。

  业内人士认为,年内权益类ETF份额的大增,意味着被动指数型投资方式在A股市场越来越受欢迎。同时,也表明当前A股市场越来越受到稳健的中长线投资者的认可,机构资金、北上资金正在利用优质ETF抄底市场。